新闻详情

专访芯合科技创始人王相伟:七年磨剑,专注自研, 芯合科技未来可期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9-06 16:35

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和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正在推动人类逐渐走向智能社会。

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的机器人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其研发、制造、应用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工业机器人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是工业制造业企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和大多数行业一样,工业机器人领域马太效应明显,全球市场长期被国际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KUKA、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垄断着超过50%的市场份额。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晚,国产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性、作业平稳性、布局多样性、操作易用性与这“四大家族”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相关产品几乎依赖进口,价格极其昂贵。

好在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也逐渐得到重视,国家出台各种鼓励措施,地方也争相设立发展目标。2021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更是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从发展期逐渐迈向成熟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专注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力图创新的企业迅速崭露头角、成长了起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芯合科技。

芯合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大脑”(控制+机器学习)研究为核心,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化且落地实际应用的硬科技企业。创始人王相伟曾在行业内摸爬滚打数十年,拥有精良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也为芯合科技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创业之初,芯合科技就定下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即使这条路上布满荆棘:由于资金不足,王相伟和团队核心人员只能挤在小小的车库里做研发;为了保证产品研发速度,他们朝五晚九,不辞辛劳;创业的前几年,芯合科技的产品在市场上无人问津......这些都没能动摇芯合科技的决心。

好在付出总有收获,经过王相伟和核心团队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芯合科技已经拥有四大主要产品,分别是HPI高精度智动工业机器人;HPI驱动控制软件产品系列;自主研发硬件——伺服、控制系统,以及视觉触觉动力智能反馈控制系统。产品涵盖了软件、硬件,这些由芯合团队倾尽心血打造的产品,也成为了芯合科技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此外,芯合科技还解决了工业机器人领域里从研发到实际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重复定位精度等一系列重要参数方面与国外产品达到了同一层次。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是最大消费国,也是最大生产国。两个“最大”背后,有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奋力追赶、逐步扭转对外依赖局面的宏大图景,也有芯合这样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励志故事。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的加速建设,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展露出了勃勃生机,芯合科技这样专注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未来必定可以大施拳脚,助力行业进一步向好、向强发展。

今日,希鸥网有幸邀请到了芯合科技创始人王相伟,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采访实录。

希鸥网:当初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想到要去做工业机器人产品的?

王相伟:做工业机器人产品是基于几个层面的综合考虑。

首先,工业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工业相关的产品具有实用价值,也可以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

其次,几年前我国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弱势的,工业机器人也是以进口为主,我想既然我们有技术,那就可以去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把国产机器人越做越好。

再次,很多传统企业都有工业机器人配合落实生产的需求,比如一些做视觉开发的企业,他们就需要跟机器人的一些系统进行通讯,我们也是看到了客户这方面的痛点,所以才决心扎根于工业机器人赛道。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业机器人方向很有发展潜力。一些用进口机器人的客户受制于进口的系统,无法将这些机器人运用在一些特殊场景内,但国产的工业机器人可以用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希鸥网:科技在不断进步,芯合也在一直努力,请您从行业内人员的角度谈一谈近年来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场景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相伟: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了,尤其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控制系统,每一次更新迭代都有大的进步,并且发展到第四代机器人时,我们就开始正式应用于工业的实际生产中了。此外,我们的机器人也确实越来越智能了,可以负责更加精细的工作了。

工业机器人可以应用到的场景也越来越广了,比如桥梁焊接、医疗器械、水利设备、工程机械、喷涂、打磨、激光切割等等。

希鸥网:芯合科技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相较于同行,形成了什么样的差异化优势?

王相伟:芯合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在控制系统和交互界面方面,我们的系统更加智能化,面对较为复杂的指令和要求也都可以轻松应对,因此,芯合的工业机器人可以匹配更多的场景。比如,当企业有多品类、小批量等要求时,芯合的机器人产品就可以准确完成任务。此外,芯合的机器人适应能力更强,它可以通过操作者下达的指令进行学习锻炼、自我提升,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芯合的科研团队非常优秀,有很多专业的开发人员,并且在研发方面投入了比别人都要多的资金和精力,这也是我们的科技能够在工业机器人市场具有优势的原因。

希鸥网:您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有什么趋势?

王相伟:最大的挑战就是类脑智能研究的问题。因为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所以类脑智能不可能复制人的大脑,目前我们用机器人的大脑去模拟人类大脑时,本质上就是通过数据积累进行运算,想要模拟出一个和人类一样具有思考、学习能力的机器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全世界的研究都处于这个瓶颈阶段。

此外,我们还面临着道德方面的挑战。大家都知道恐怖谷效应,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机器人在某些方面会越来越类人,这时候我们就要讨论机器人与人之间的边界问题了,以免人类对机器人产生恐惧情绪或其他感情。

发展趋势肯定是朝着智能化走的,机器人会越来越智能,质量会越来越好,可应用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广泛。

希鸥网:您认为机器人目前成为人类生活的刚需了吗?

王相伟:我认为机器人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为人类生活的刚需,但它确实代替人类做了很多不方便的事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疫情期间,酒店运送物资的机器人就减少了人员之间的接触;各大软件里,聊天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减少了客服人员的工作量;医疗机器人内置人工智能医疗功能,可以帮助患者提供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并实时访问健康记录。

机器人之所以还没有刚需,是因为人类的不可代替性,但未来机器人会更加常态化,辅助人类进行工作。

希鸥网:芯合科技目前聚焦了工业机器人,未来是否有计划开发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比如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等。

王相伟:当然。芯合目前主营的是工业机器人,但是实际上我们是靠机器人核心技术起家的,而工业机器人只是芯合市场化的一个表现。我们对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视觉、驱动器等技术都很有研究,未来会有一系列稳定的核心产品进入市场,也会面向C端的场景去定制一些新的产品。芯合能做的远不止工业机器人,我们未来可期。

希鸥网:请您谈一下您对芯合科技的期待。

王相伟:芯合想要成为世界机器人领域内前三的核心部件供应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芯合也会披荆斩棘,继续往产品核心技术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想要更好地赋能于百姓生活,赋能于工业生产,成为能够通过技术为大众分忧的公司。路漫漫其修远兮,芯合会不停探索,不断进步。


分享到:
热门人物
俞敏洪
俞敏洪
张一鸣
张一鸣
黄峥
黄峥
钟睒睒
钟睒睒
王卫
王卫
刘永好
刘永好
文章展示3448

文章展示3448

副标题

华商资讯
华商人物
华商菁英
全球华商菁英100人评选活动由全球华商菁英商会、亚洲国际品牌研究院华商研究中心等组织联合主办,同步举办“颂”-“全球华商 团结互助 侨心同梦 盛世与共”主题的全球华商菁英100人风采展等活动。7月1日,全球华商菁英代表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引发全球媒体关注和报道。经过机构推荐和企业自荐,共有3000多位华商代表递交资料,经过评审,主办方公布了2021...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入选2021年度全球华商菁英100人。王石,男,1951年1月23日生于广西柳州,原籍安徽金寨,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原任集团董事会主席,现任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曾兼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职。2012年至今,曾于美国哈佛...
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入选2021年度全球华商菁英100人。截止6月4日收盘,腾讯公司市值高达5.87万亿港元。其创始人正是广东汕头的马化腾。马化腾1993年获深圳大学理学学士学位,现任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同年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寻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1995年创建惠多网深圳站,名为ponysoft。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创时代-菁英创新人物系列专访”毫无疑问,2021年除了是“元宇宙”的天下外,还是NFT的“元年”。Twitter 创始人一条推文卖了290万美元、Uniswap一双袜子卖16万美元、一副拼贴画卖出6900万美元...国内市场同样火爆,先有姚明推出了其限量版葡萄酒NFT收藏品,后有NFT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独家合作的加密艺术家“咸鱼中下游”作品《泣》以20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国内交易平台N...
上一页 1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华商品牌网编辑部在中国房地产的二十强房企中,出生于1982年的陈序平也成为最年轻的CEO之一。10月28日,其被升任为龙湖集团董事长。资料显示,陈序平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以仕官生身份加入龙湖,在去年调任集团总部之前,其主要职业履历在龙湖成都公司。2016年底,陈序平接棒王光建出任成都龙湖总经理,此前其长期担任成都龙湖投资发展部门负责人。在其主管投资部门期间,龙湖2015...
华商品牌网 石一舟华商品牌网2022年8月华商封面人物:万物云CEO朱保全朱保全,男,1974年出生。现任万物云董事长、CEO、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根据万物云为公开发行针对香港市场的专场新闻发布会信息,此次发行规模预计8亿至9亿美元,将成为2022年以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 万物云于2021年10月由万科物业更名而来,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32年前。与其他专注住...
唯捷创芯4月12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其董事长是60后女性创业者荣秀丽。也不乏联发科、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内知名手机厂商。这意味着,几经波折后,59岁的荣秀丽终于收获了人生第一个IPO。融资8轮,国产手机撑起一个IPO唯捷创芯的身后,聚集了一众知名半导体VC。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首页                       资讯                      封面人物                       菁英榜单                希鸥网
华商品牌网
华商品牌网由金鸥斯瑞大数据研究院华商品牌研究中心与希鸥投资集团华商品牌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并提供内容资讯,旨在报道全球尤其是亚洲范围内的杰出商业人物、典型商业故事,传递华商群体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使命是帮助华商群体从成功走向卓越,帮助华商群体从信任走向共识。希鸥创业集团运营。成立7年来,通过媒体品牌、会议等服务内容累计服务两万多企业。和全国1000多家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多家政府单位达成战略合作。
联系邮箱:pceo@pceo.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盛福大厦         联系电话:4006783798       工信部ICP备案:蜀ICP备2023020613号-3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